地产救助的时候,市场一度认为政策会是有效果的。还是想太多了。现在又回归到了内外需双紧的状态,需求收缩再度上升为金融市场定价的主要矛盾。

债券是最尴尬的,市场想配,但又怕妈锤,很多人谈到了汇率压力,导致央妈喊打长债。

其实还有另一个视角,现在银行息差压力太大了,降到了1.53%。

而且长债收益率下得太快。过去的债只要到期了,要再配置的话,银行的资产端收益率就会快速下降。

手工补息不让搞了,存款压力看上去小了,但存款流失到理财,银行估计还是通过发存单和其他高息存款工具去揽储。

息差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吧,很难稳住。

阅读原文: 需求又上升为了主要矛盾

 

来自于界面新闻5月28日文章《券商从业者:收紧钱包过苦日子》:

2023届毕业生史鹏刚进券商投行工作,与之前口头承诺的薪资相比,他的工资大约降了25%。

史鹏的主要业务是IPO,配合别的组做一些FA业务。“加班是常态,有时候轻松一点朝九晚五,有项目的时候10个小时打底。”他说,一次IPO项目要经过海量枯燥重复的核查,需要极致的细心和耐心。

史鹏刚进公司就感受到了“收紧钱包过苦日子”的氛围。公司开始小范围裁员,出差标准也随之下降,一等座降到二等座。因为全行业都在降薪,公司内部每周都会有新的一波降薪传言,大有一股山雨欲来的气息。

ps:根据这几个标签,是不是75司的兄弟?

阅读原文: 投行员工:收紧钱包过苦日子

 

企业债券成为了“小众债券产品”。

从最新的发行数据来看,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在信用债券占比等均有明显下降,似乎已经成为了小众的债券产品。比如从余额来看,企业债券在信用债券中的占比仅有10.70%。

从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来看,企业债券在2014年达到6,971.98亿元之后,此后发行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2023年度下降趋势更加明显,2023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相较2022年减少了45%。

阅读原文: 企业债券成为了小众债券产品

 

一、央行买卖国债的历史经验

时点选择:利率高位时买入、利率低位时卖出。操作期限:标的个券期限多为5-10年,特殊目的买入30年。

二、央行目前持有国债情况如何?

目前央行所持政府债权全部为国债,合计规模在1.52万亿,其中绝大部分为定向发行的特别国债。

三、怎么理解央行反复提及买卖国债?

首先,央行买卖国债属于公开市场操作,是调节基础货币和流动性供应的重要工具储备,兼具国债收益率曲线引导的效能,并非海外的QE或QT。

其次,“择机卖出国债”或主要是对长端利率定价纠偏,结合“健全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及“丰富工具箱”的相关表态,后续现券买卖重启或有较大可能性。
阅读原文: 央行买卖国债的思考

 

任职才一年,地产老牌职业经理人朱荣斌离开了合富辉煌。

5月31日晚,合富辉煌公告称,朱荣斌因希望投放更多时间于其他个人事务,已辞任公司的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以及公司提名委员会的成员及主席,自2024年5月31日起生效。

2023年5月,朱荣斌收到了合富辉煌抛来的“橄榄枝”,再度重操职业经理人旧业,只不过从甲方变成了乙方。一位地产经纪人置评称,朱荣斌能不能做好代理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但现在市场恢复得比较慢,事业难以做起来。

阅读原文: 朱荣斌再次离职 地产乙方也不好干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