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通过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和过去一样,金融监管采取了严的基调,而且,政治局会议切入角度是“问责”。可见,金融行业已经上升到了“领导喊打”的地步。

金融从业者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外,还审议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可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粮食安全和产业链安全是最重要,这与过去的区域崛起战略有根本不同。

过去的区域战略多定位于发展,这次很明显是谋求安全。过去是发展经济学,现在是安全经济学。

毕竟,在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让这些自诩为精英的金融从业者少折腾才是最重要的,股票买买中字头,债券买买国债,就完事了。

阅读原文: 问责

 

中共中央政治局: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

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

阅读原文: 偷工减料,被发现了吗?

 

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在换锚。有锚在,才有扩张的基础。

在过去:就地方政府而言,锚是土地财政;就商业银行而言,锚是房产抵押。

未来会以什么为锚呢?我不认同股权财政可以替代土地财政。在我的理解里:110万亿有稳定现金流的国有资产才是新的锚定物,足以替代土地财政。

以最新的房产收储为例。假设收储10万亿,平均租金回报1%/年。以央行再贷款利率1.75%为基准,财政需要贴息0.75%/年(约750亿/年),即可支撑10万亿级别的房产收储规模。

对银行来说,这10万亿是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优质资产,自然是信贷扩张的新锚。假设地方政府最终可以盘活110万亿国有资产,那么地方政府又可以迎来新气象。

阅读原文: 换新锚

 

降准降息预期或在6月发酵

我们从三个方面梳理了6月降准降息的预期逻辑推演,分别为外部压力缓解创造的宽松条件、内生需求有待提振催化的降息需求、银行缺负债以及成本高带来的降准需求。此外, 23日发改委在通知中提及“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往后看,下半年通过下调MLF利率引导LPR降息的确定性或较强。不过,降LPR前提是商业银行净息差合理且稳定,压降银行资产收益的同时,存款利率或同样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阅读原文: 6月债市,降准降息预期或发酵

 

从更长时间的视角来看,国内债券市场无疑正处于一轮长周期利率中枢下行的过程中。但参考海外经验,这种长周期下行过程也存在利率阶段性回升的时期,主要有四个因素可以解释这种阶段性的回升,两个慢变量因子是要素(生产率和人口),两个快变量因子是通胀和企业盈利周期。对于国内而言,后两者是下半年乃至明年需要关注的。

通胀如果进入渐进式温和修复,对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及库存周期斜率修复均有助益。再考虑到基本面高频指标回暖信号增多、政策构成积极的底部支撑,此前在一季度推动长端利率快速下行的逻辑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后续长端利率延续震荡的概率较高。

阅读原文: 不一样的“债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