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阅读原文: 刚刚,央行重磅:3000亿!多部委发声,信息量超大

 

上午最大的小作文就是这个,在地产板块高开低走的陪衬下,如果说昨天是螺纹钢信了1万e,那今天就是地产股默默吞下2000e的苦果。

远不及各大吃瓜群预期。

会议过半,看了公开的信息,说下个人看法:

之前是各部门各自为战,今天终于把麻将桌凑齐了;

中午的会议讲话没有提市场化 法制化前提的字眼(待下午通稿进一步证实);

中午的会议讲话中对房企的救助和支持没有框定优质房企(待下午通稿进一步证实);

提到了政府可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个级别的会议只会给大的方向和原则,具体落实规范看地方;

首付利息已经留了口子,详情看1点人行的通知

阅读原文: 亮点有但不多,还是期待下午通稿

 

楼市进入重大历史时刻,重磅政策将应出尽出。

有消息称,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有商业大行等各部委及机构已分别抽调各自在房地产领域内的骨干人员,成立联合工作组;“保交房”救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收购存量住房的办法也在酝酿中,杭州此前已经发布收储政策措施,在全国先走一步。从各地披露的方案和试点后的效果来看,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城市的国资下场收购存量房,围绕当地居民的真实需求,采用不同机制,盘活存量房以及租房市场。

市场期待的是,5月17日这场高规格的重磅会议召开,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将会快速有力出台。

阅读原文: 央行率先行动!楼市进入重大历史时刻!重磅政策将应出尽出

 

千呼万唤始出来,政策很多,千言万语一句话:(让居民)加杠杆。

各个市场的反应不太一致:

股票最热烈,商品还行(钢材没啥波动,涨的最多是纯碱),债券今天主要受早上另外一个消息影响。

阅读原文: 大招

 

近期几个地产政策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融资协调机制”等举措负责把没有建好的房子建好(即“如何把房子建好”),以解决烂尾的困境;“收储”模式为代表的“以旧换新”政策则负责推动存量房实现去化(即“房子建好之后如何处置”)。可见,“融资协调机制”与“收储”在逻辑上是一脉相承的,分处不同阶段。

阅读原文: 地产领域,也要出台“一揽子方案”了?

 

据消息,证监会要求地方证监局上报债券业务抽检情况,有地方证监局报送后被要求加大抽检力度。证监会还派人前往各地,对地方债券抽检情况进行检查。

不过据央广网报道,针对市场上关于对地方债券业务抽检的传闻,证监会有关人士回应求证,表示“信息不实”。5月16日,据相关媒体报道,证监会要求地方证监局上报债券业务抽检情况,有地方证监局报送后被要求加大抽检力度,证监会还派人前往各地,对地方债券抽检情况进行检查。

阅读原文: 证监会要求地方局,加大债市监管力度……

 

随着郑州四月初“收储第一枪”的打响,“收储模式”的轮廓开始逐渐清晰,其所面临的困境也开始浮出水面:

第一,实施模式和细则难以统一。地产收储规模巨大,具有涉及面广、牵扯多、情况复杂多样等特点。类比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计划,很少出台顶层规划,这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因城而异,普适政策必然难以满足每个城市的需要。

第二,“收储模式”中资金是痛点。政府想要加大收储力度,资金从哪来是关键。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较大,融资平台化债压力大,地产企业现金流困难,外部融资和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阅读原文: 地产收储,任重道远 | 宏观与政策周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